6月,作为光伏行业龙头企业以及2384*1134中版型尺寸的引领者,天合光能多次参与行业矩形硅片组件尺寸标准化沟通会,充分表述相关意见并积极参与倡议书的起草,献计献策。
据瑞士太阳能专业协会Swissolar数据显示,2022年瑞士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超40%,突破GW大关,累计装机容量达4.65GW,同年太阳能为当地电力供应贡献达5.8%。为摆脱能源依赖、改善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费量、鼓励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该国早在2017年即相继通过了能源战略2050以及关于能源法的重大修改,并在确立的新能源法案中提出,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除水电外)要达到11400GWh,约占瑞士国内电力消耗20%
根据光伏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均超过65%。多晶硅环节,1-6月全国产量超过60.6万吨,同比增长66.1%。硅片环节,1-6月全国产量超过253.4GW,同比增长65.8%。202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总体保持平稳向好发展态势,产业链主要环节产量均实现高速增长。组件环节,1-6月全国晶硅组件产量超过204GW,同比增长65%;出口达到108GW,同比增长37.3%。
光伏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8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6%。电池环节,1-6月全国晶硅电池产量超过224.5GW,同比增长65.7%2022年8月7日,阿特斯与青海省海东市签署新能源全产业链项目协议。
2003年7月,闫洪嘉和闫勇在江苏成立了昆山云天电子有限公司。当时申请人地址显示为山西省五台县白家庄镇砂岩村。根据公开数据,大概可以推测宇泽半导体的硅片产能或超过美科、双良、京运通;直逼弘元绿能(上机数控)。项目两期将分别于2023年底、2025年底前完成。
其中,重点项目包括晶科能源(楚雄)年产20GW高效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线建设项目、晶澳曲靖二期、三期项目;天合光能2GW组件项目等。目前,云南省已建成工业硅产能115万吨、多晶硅5.2万吨、单晶硅棒133GW、单晶硅片110.5GW、电池片10GW、光伏组件6.25GW、光伏发电装机7GW,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正在形成。
根据《2022_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测算,单GW光伏硅片产能仅设备成本就过亿。按照投资合作协议,阿特斯计划在2027年底前,在海东零碳产业园区投资600亿元,该项目涉及光伏组件、光伏电池、单晶硅拉棒、坩埚等8个子项目。第三名,天合光能500亿项目落地青海西宁。明冠新材公开资料显示:闫洪嘉,曾用名闫水云,1980年1月出生,山西忻州人,曾主持或参与了一种凹凸聚酯膜及其制备工艺、一种太阳能电池背板用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等8项发明专利的研发工作。
闫勇先生,系闫洪嘉的兄长,曾用名闫水平,1976 年7月出生。宇泽半导体没有披露2022年年末公司的产能与出货量数据。其中,重点企业包括隆基、晶澳、晶科、通威(保山一期硅料项目)等。近两年光伏圈黑马很多,比如青海丽豪、高景太阳能、华晟新能源、一道新能源等,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光伏行业大佬创业、资本搭台;创业者和资本在一开始就强绑定。
如果二三期项目数可以确定,预计总项目将有五六百亿规模。闫氏兄弟同时也是上市公司明冠新材的实控人。
头部光伏企业们动辄几百亿的超级投资大单,都与云南无关。其和另一只黑马、刚提交IPO材料的高景太阳能、等待上市的美科股份业务相同。
青海、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新疆等地均有光伏超级大项目落地,江苏、四川等传统光伏强省亦斩获多个百亿项目。此外,东方希望的项目更是以千亿起步,在宁夏投总资1500亿。通过公开信息查询到,在2006年,闫水云曾委托相关机构申请注册商标随着这一轮漫长的光伏周期结束,光伏产业进入了新的周期,而这一轮周期则来得无比爆裂:从2022年11月至今,硅料价格从高位的每千克307元迅速暴跌至最新的每千克64元,跌幅高达79.15%。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伴随着技术替代。这个替代过程是相当迅速的。
此外,协鑫科技、大全能源、合盛硅业等光伏行业龙头均迎来了大幅下滑。TOPCon更高的转换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光伏价格下滑的趋势,随着TOPCon电池进一步带动市场需求,光伏产业链有望进一步走出底部,进入上行期。
目前来看,光伏电池片企业基本上都在加速布局TOPCon产能。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上的光伏股也迎来了一轮暴涨。
而这一轮新周期的拐点,也将率先表现在硅料上。即便是以PERC电池片为主的隆基绿能,其鄂尔多斯30GW N型TOPCon电池产能也将预计在今年8月开始投产。
也就是说,PERC技术已经迎来了天花板。在成本端,当前TOPCon电池较PERC成本差异可控制在0.03元/W以内。而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开始受到下游电站认可,带动光伏产业链迎来K型复苏。也正因此,光伏行业的波动尤其剧烈。
近期N型硅料价格的企稳回升,即是直接受到了TOPCon电池下游需求的带动。数据显示,2022年TOPCon电池出货量接近20GW,占据了光伏市场8.3%的份额,PERC电池片市场份额下降至88%。
电池片价格从最高位的1.36元/W下降至0.71元/W,跌幅47.79%。即便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仍未止跌,但产业链顶端硅料价格的回升已经被市场看作是光伏产业链迎来周期拐点的信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N型硅料价格已经连续两周实现了环比上涨。以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为例,隆基绿能股价于今年6月9日达到最低点的每股26.65元,在6月中下旬和7月中旬先后迎来两波上涨,当前股价在30元左右;通威股份走势与隆基绿能基本一致,目前股价也迎来了企稳回升。
一方面,这一轮光伏周期中不存在政策性因素带来的严重需求萎缩,而与之相反,全球光伏需求持续高涨,这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光伏的周期性波动。技术迭代红利将兑现严格来说,这一轮光伏周期与上一轮有着明显不同。但在市场对光伏周期的恐慌下,当前的光伏股正处于情绪、估值、预期三重低位。处于情绪、估值、预期三重低位的光伏股也逐渐走出底部。
3,这一轮光伏周期与上一轮有着明显不同,这一轮周期不存在需求的急剧下滑。截至7月5日,太阳能级多晶硅最新价格中,N型硅料成交均价为每吨7.42万元,均价周环比上涨0.68%,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均价环比持平;截至7月12日太阳能多晶硅最新价格中,N型硅料成交均价进一步提升,达到每吨7.45万元,环比上涨0.4%,其他种类硅料价格环比持平。
在经历了一年的暴跌之后,光伏上市公司估值也到了历史低位。除钧达股份外,晶科能源,中来股份等TOPCon领先企业,其当前估值基本在30-35倍,估值水平远高于PERC电池片企业。
产业内根据TOPCon产能规划情况预计,今年TOPCon出货量将占到电池总产出的20%-30%,并在2024年超越PERC成为电池技术新主线。2017年,BSF电池市场占比尚高达83.3%,PERC占比仅15%,不过,市场看好PERC技术的发展,普遍预期PERC技术将在2019年占据超过50%的份额。
本文由市不二价网发布,不代表市不二价网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tsfzy.scrbblr.org/foi/1.html